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
根据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安排,9月26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指导各金融机构集中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的教育宣传。
通过“五进入”活动,金融机构进一步下沉,围绕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服务场景和高频事项,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金融教育宣传。
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芦村,中国太保产险北京分公司工作人员向村民介绍农险、民房险的承保及理赔知识,以进一步稳定灾后企业与农户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信心;还有金融机构开展“消保乡村万里行”活动,以多功能大篷车等为载体,通过金融知识展厅、互动游戏等,帮助消费者了解金融知识,提高反诈意识。
金融机构还深入社区、街道,通过茶话会、知识竞答、文艺演出等活动,向居民传播金融知识、提示金融风险。
有金融机构在营业网点辐射的周边区域开展“消保+”融合性公益活动;还有金融机构设立“投教驿站”,引导社区居民树立价值投资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9月26日上午,在北京天桥街道,光大银行北京分行的消保讲师向在场新市民分享了金融知识,并介绍了各类新市民金融支持政策。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王文浩表示,近年来,该行持续完善消保制度体系,优化消保组织架构体系,落实全流程管控,妥善化解投诉,并加强了金融知识宣教。
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结合当前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需求,许多金融机构走进校园,开展金融知识讲座等活动。有金融机构打造了“乡村少年金融之旅”,开设公益启蒙通识课程,纳入公益支教项目;还有金融机构制作了财商系列课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培育理性借贷理念。
进企业也是本次“五进入”活动的重要一环。金融机构走进新市民集中的产业园区,通过基础金融知识讲解、播放视频、趣味问答互动等方式普及金融知识;广泛开展“进万企”活动,向小微企业送知识、送服务、送政策,落实国家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决策部署,提振企业信心。
9月26日下午,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专家向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的企业和政务单位人员介绍了数字人民币相关知识,并提示了不法分子假借数字人民币名义进行诈骗的风险。工商银行北京南礼士路支行副行长曹秀英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在本次活动中,该行对金融监管部门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方面的政策进行了解读和宣导。在消保工作方面,工商银行持续优化服务流程,畅通客户投诉渠道,积极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以提升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商场、购物中心等繁华区域人流密集。不少金融机构走进商圈,通过打造专区、投放电子屏、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向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比如,不久前,在北京金融街商圈,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消保志愿者搭起帐篷、支好摊位,向路过的群众“一对一”讲解金融知识,“手把手”指导智能设备使用,并“面对面”提示投资风险,提示金融消费者警惕AI换脸诈骗等新型骗局。